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类型?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,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,分别是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,专家表示,即使同为再生障碍性贫血,类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略有不同,想要更好的护理、治疗此病,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很有必要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类型?
一、急性型:
此类型的起病比较急,而且发病的进展速度是非常快的,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。病初贫血常不明显,但随着病程发展,呈进行性进展。几乎均有出血倾向,60%以上有内脏出血,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、血尿、眼底出血(常伴有视力障碍)和颅内出血。皮肤、粘膜出血广泛而严重,且不易控制。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,系感染所致,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,从而导致败血症。肺炎也很常见。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,使病情日益恶化,如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。
二、慢性型:
顾名思义,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发病比较缓慢而且主要以出血症状出现,而且出血的部位遍布全身,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,且不严重;可并发感染,但常以呼吸道为主,容易控制。若治疗得当,坚持不懈,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,但也有部分病人迁延多年不愈,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,少数到后期出现急性再障的临床表现,称为慢性再障急变型。
如何应对再生障碍性贫血?
1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一定要留心观察是否具有出血的倾向,因为出血表示病情比较严重最,如出现的是牙龈出血或者是皮肤粘膜出血等,应该给予适当的止血处理。如果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者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,应该及时的送到附近医院去就诊。而且还要严防感冒,如大汗或畏惧寒冷时可及时增减衣物。
2、需要注意清洁,特别是口腔与肛门部位的卫生一定要清洗到位。饭后、睡前每天一定要坚持漱口,要尽量防止口咽部溃疡,日常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、1%双氧水、复方硼酸溶液、碳酸氢钠溶液等;便后一定要注意用1/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,为了防止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而引发败血症。
3、此外还要注意预防感染,因为感染会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,而且一定要做好患者室内消毒工作,应该给予房间阳光的补充,对于严重性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应该行保护性隔离以防止感染。
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类型?由上述内容我们知道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不同的类型,以及如何应对再生障碍性贫血。另外,专家建议患者朋友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,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的患者在发病初期病情还是比较轻的,治疗起来比较容易,祝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