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在线咨询 拨打咨询电话

医院新闻

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

免疫化疗方案到BTK抑制剂的发展探索

 

CLL8、CLL10和CLL11临床研究确立了免疫化疗在不同CLL患者中治疗的重要地位。CLL8研究表明,FCR方案是年轻fit患者标准治疗方案;CLL10研究支持了CLL8研究的结果,还支持了BR方案是老年fit患者的治疗选择;CLL11研究表明CD20抗体(利妥昔单抗、奥妥珠单抗)联合苯丁酸氮芥是老年unfit患者的治疗选择。范磊教授表示,尽管免疫化疗提升了CLL患者的总体预后,但高危[IGHV未突变和/或del(11q)或del(17p)]的CLL患者经过标准的FCR方案治疗后,预后仍不乐观,高危CLL患者仍需提高疗效的方治疗案。此外,FCR方案的严重感染发生率较高,且二次肿瘤的发生也不容忽视。

 

因此,CLL的治疗亟需疗效更优、副作用更小的药物,由此BTK抑制剂应运而生。在CLL12研究中,伊布替尼显著延长早期初治无症状CL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(EFS),但至今仍无总生存期(OS)数据。由此范磊教授表示,对于没有治疗指征的CLL患者,仍不推荐过早进行干预治疗。

 

研究者还进行了BTK抑制剂治疗其他CLL人群的探索,RESONATE-2研究对比了伊布替尼与苯丁酸氮芥治疗CLL的疗效,结果显示,伊布替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缓解率和PFS,且显著改善了高危[IGHV未突变和/或del(11q)或del(17p)]CLL患者的预后。此外,5年长期随访数据显示,伊布替尼组与苯丁酸氮芥组的5年PFS率分别为70% vs 12%,证实了伊布替尼的优异疗效。另外,伊布替尼对比FCR方案的获益也在E1912研究得到了验证,结果显示,与FCR方案相比,IR方案可进一步延长初治年轻CLL患者的PFS和OS。且该研究的4年长期随访数据证实了伊布替尼的持续生存获益。范磊教授表示,如果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得当,生存率可进一步提高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0 ASH年会上,一项荟萃分析汇总分析了伊布替尼一线治疗伴TP53突变的CLL患者的疗效,结果显示,4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9%和88%,此外,其他高危(如无IGHV突变、BIRC3突变、SF3B1突变等)CLL患者经BTK抑制剂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。范磊教授表示,对于初诊具有高危分子生物学的CLL患者,BTK抑制剂是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。

 


(责任编辑:管理员)   

  • 上一篇:AlloHCT后伊沙佐米维持治疗在高危MM患者中的疗效
  • 下一篇:DLBCL患者CAR-T治疗后生存率的预测:早期FDG PET/C
  • 
    医院地址:河北·石家庄·无极县城北工业区
    24小时免费电话:400-1818-958